宝书网 - 经典小说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在线阅读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229节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229节

    因为大脑还没反应过来,产生幻肢效应,王弥的肩膀还在挥动,然而失去双臂的王弥已经成了一个废人!

    冉良没有放过王弥,又是一刀斩落,溅起guntang的鲜血!

    鲜血从冉良面前溅过,这一刻仿佛时间停滞,冉良的表情有几分狰狞。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

    冉良在乱世生存,见过太多生离死别,因此心性与普通少年不同。

    “王弥被、被杀了?!”

    王弥的主将刘曜正在与李陵比拼箭术,瞥见凶悍的晋末大盗王弥,被一个猛士斩杀,惊慌失措。

    冉良提着王弥的首级,挂在乞活军坞堡的城墙上,威慑大顺军!

    “退!”

    刘宗敏怒吼一嗓子,劈退唐将张士贵,宣布退兵。

    一员猛将被斩,大顺军士气下降,刘宗敏不得不退。

    冉良拾起王弥的鬼头大刀,这把宝刀在激烈的战斗后,依然没有卷刃,锋利无比。

    “今后这就是我冉良的兵器了。”

    冉良杀了西晋末年的猛将王弥,获得其兵器。

    “好可怕的武力……”

    陈午见十四岁的冉良宰了晋末猛将王弥,也深感震撼。

    据说冉良的儿子冉闵,巅峰时候更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在地球上可以手刃数百人。

    不知道来到这个世界,冉闵又会如何。

    “下一任乞活帅上任时,乞活军将会威震天下。”

    陈午、田禋已经可以想象今后的场景。

    第一百九十四章 明朝夜不收!

    关东,秦汉时,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准确来说,洛阳也属于关东地区。

    范仲淹出任洛州刺史,为张华看守夏城,往关中周转兵器粮草。

    张华在关中大举扩张,而范仲淹在河洛采取守势,只守不攻。

    河洛地区人口已经上百万,在伊洛平原屯田,农田连绵几十里。

    洛州设典农校尉一名,下辖各县,设典农都尉一名,各村镇也有对应的典农官吏,负责屯田事宜。

    河洛采取守势,专心种田。

    在收编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军之后,河洛获得五十万人口,这些人口在河洛各县安心住下,分得田地,专心耕种。

    虽说洛州的田赋达到了五成,对农民来说是不小的负担,但能够有个安稳的种田环境,已经谢天谢地。

    孙策忙着向河北扩张,努尔哈赤在虎牢关以东的中原地区征战,范仲淹忙着种田,几乎没有战事。

    如果不是范仲淹需要安排民夫将粮食、弓箭从河洛运输至关中,范仲淹还以为天下已经太平。

    不过,虎牢关以东的变局,让范仲淹又不免感到担忧。

    “努尔哈赤几乎已经完全吞并朱由检的地盘,朱由检逃至山东。努尔哈赤的后金国,占据了汴京一带,可能会趁势攻打虎牢关。”

    “再往虎牢关增兵3000人。”

    范仲淹以耿恭、独孤永业两人守虎牢关,虎牢关的兵力增加至20000人。

    主公张华正在与秦孝公和曹真对峙,范仲淹这边不愿轻启战事,而是消极防守。

    两线作战,极其凶险。

    明末皇帝朱由检,数次向范仲淹求援,但范仲淹没有多余的兵力相助,范仲淹对此也深感无奈。

    张华的主力都在征战关中,战略重心放在关中,对虎牢关以东的中原地区插不上手,范仲淹只能密切关注关东群雄的变化。

    或许等到张华统一关中,就有多余的兵力向关东扩张。

    荥阳镇,被投靠努尔哈赤的李密升级为三级镇子,从东边威胁虎牢关。

    王伯当进来,眉头紧皱,对李密说道:“主公,多尔衮率领一队骑兵,追击一队溃败的明军。这队明军被清军封住前去山东的道路,被迫向西逃窜,即将进入我们荥阳镇的范围。多尔衮命令我们出兵拦截这支溃败的明军,不得令其进入河洛。否则,事情还有些棘手。努尔哈赤可能会因此收回赐予主公的荥阳镇。”

    “你带兵一万人,与我一起去拦截这支明军。”

    李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好带兵一万,与多尔衮围攻一支明军。

    关中几十万大军混战,而在关东地区,同样烽火连天,局势甚至更加混乱。

    关中已经有些许封闭,而关东更加辽阔,数以百计的诸侯相互攻伐。

    朱由检败给努尔哈赤,朱由检势力的明军也因此四分五裂。

    不少明军武将跟随朱由检,逃至山东,等待东山再起。

    还有部分明军武将来不及撤退,被努尔哈赤、皇太极等八旗武将围追堵截,向四周流亡。

    其中一支溃败的明军进入李密的荥阳镇的势力范围,想要逃入河洛,寻求庇护。

    部分明军武将向努尔哈赤投降,还有部分明军武将与老贼努尔哈赤势不两立,大不了投降其他势力,继续跟努尔哈赤对着干。

    这支溃败的明军在努尔哈赤的领地范围流窜,从上万人到只有几千人,进入李密的势力范围。

    然而,李密这块领地是他败给张华之后,努尔哈赤赏赐给瓦岗军的驻地。

    “只要横穿荥阳镇,便可以进入河洛避难。据说该地的诸侯,与皇太极、多尔衮结仇,他应该会乐意收留我们。无论如何,我们明军,不能投靠野猪皮。”

    明军武将鲜血淋漓,脸上有几道伤疤。

    这是在与建州女真交战时,留下的伤疤。

    明军武将不甘心。

    如果他遇到洪武大帝朱元璋当主公,那么努尔哈赤根本无法战胜明军。

    可惜的是,活跃在中原一带的大明势力领主是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遇到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等人,在中原无险可守,最终还是被努尔哈赤击败。

    明军武将率领残余的明军,继续向西行军,破损的明军旌旗耷拉着脑袋,明军士气低迷。

    连续被清军追杀,这支明军无论体力还是士气,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众人再坚持一段时间,我派出的哨骑此时应该已经到了虎牢关。虎牢关守军要是接纳我们,说不定会派出兵马,支援我等入关。”

    明军武将望梅止渴,不断激励士气低迷的军队。

    士气一落千丈的明军因为主将的激励,稍微振奋精神。

    一路上,除去战死、投降、逃亡的明军,剩下的士兵都是死忠之士。

    “将军,多尔衮的八旗军追上来了!”

    “报,前方出现一万敌兵拦路,应该是荥阳镇的兵马!”

    明军武将派出的哨骑,陆续带回噩耗。

    明军武将拔出佩剑,神情决然:“前有恶狼,后有追兵。勇者生,怯者死,随我杀敌!”

    “我等愿随将军杀敌!”

    这个明军武将还是深得人心,在遭到多尔衮和李密合围时,明军武将果断选择进攻李密的一万兵马。

    如果可以突破李密的兵马封锁,那么这支明军就可以抵达虎牢关。

    虎牢关经过范仲淹长期经营,关隘的高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八米。

    进入虎牢关,那么哪怕是努尔哈赤亲自前来追赶,也拿这群明军没辙了。

    在明军前方,李密、王伯当、单雄信等人率领的一万瓦岗军列阵,堵住明军西进的通道。

    哒哒哒……

    八旗骑兵的马蹄声像是闷雷,从远方传来,大地颤动。

    在明军后方,多尔衮奉努尔哈赤的命令,率领一万骑兵追杀这支明军。

    如果可以迫降这支明军,自然最好,皇太极拥有拉拢人心的天赋,收服了不少汉人武将。

    如果不能迫降明军,那么多尔衮不介意全部坑杀,以绝后患。

    虎牢关,镇守关隘主将——东汉耿恭,以及副将——北齐独孤永业,召见几个明军哨探。

    这几个明军哨探穿过危险重重的努尔哈赤的领地,一直来到虎牢关下,被虎牢关的守军带来见耿恭和独孤永业。

    “两位将军,这几个人说是来自关东明军朱由检势力的哨探,前来虎牢关求援!”

    耿恭、独孤永业通过看门士兵的汇报,已经大致知道这几个明军哨探的用意。

    明军哨探队长眼神凌厉,对耿恭说道:“在下明军夜不收张大川!我们将军率领数千人,转战至荥阳一带,正在被清军多尔衮追杀,请求各位大人派出虎牢关的兵马,前去接应。如能救下我们的兵马,将来我们可与各位大人,合力消灭努尔哈赤!”

    “夜不收?”

    耿恭、独孤永业没有听说过这个特殊机构。

    虎牢关守军之中,一个来自明朝的百户说道:“夜不收乃是边防守军中的哨探,因其昼夜在外执行任务,夜间不回营地而得名。”

    这个百户对前来虎牢关求援的夜不收肃然起敬。

    夜不收与锦衣卫都是明朝特殊的机构。

    起初,夜不收是明成祖朱棣为了对付败退至大草原的蒙古人而设立的军事情报机构。

    后来,夜不收开始对付努尔哈赤的后金,普遍存在于明朝各个军队之中,相当于斥候。

    边塞的夜不收及守墩军士,不分寒暑,昼夜相望,时刻处于观察敌人动向的最前线,风餐露宿,还要绞杀对方的斥候,比普通士卒更加辛苦,伤亡率也比普通士卒更高。

    古代的斥候,可不是什么炮灰,而是猛士,更是死士。

    夜不收军的选拔标准极其严格,只有身强体壮、机警敏捷,熟悉地形、敌方风俗习惯的精锐士兵才能胜任刺探、预警、刺杀以及间谍等任务。

    擅长飞檐走壁、杀人放火的武林高手,占卜算卦、窥探天机的能人异士,都是夜不收的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