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 耽美小说 - 皇帝难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36

分卷阅读336

    解,接过瞧了几眼,大同城里有头有脸的豪门商家,联手军中的大将,一并走私分成。

    “看来,他们是被郑家给涮了。”阮鸿飞道。

    明湛命人细查过,鞑靼人劫掠之后,大同城十之八九在披白发丧,倒霉的如靖国公父子直接成了俘虏。倒是郑家虽然也被人抢了个精光,不过主子们无一伤亡,仿佛侥天之幸了。明湛这人疑心大,以往就疑心过郑家,不过没有证据,他也不能无故发作。

    现在证据到手,还等什么?

    明湛命人将此账册子交与李平舟,李平舟看过之后,那种惊痛的表情绝不是假的。明湛淡淡吩咐道,“把这个拿给王叡安,叫他早朝时上本。”

    帝王也是有潜规则的。

    李平舟沉声领命。他非常想问一问帝王由何得来此账簿,但是看明湛的脸色,李平舟还是识时务的闭上了嘴。帝王遥控西北,自然有隐秘手段。

    有些事,不是朝臣该问的。

    原本大臣之间的默契,万寿就在眼前,再有糟心的事儿,能过去就过去。经大同斗殴案,万寿节都延期了,这会儿,最好不要再给帝王添堵,也是他们的孝敬了。

    不承想,比大同城斗殴案更加令人震惊的大同走私案又接踵而来。

    这一年,大同不太平啊。

    若是往日。

    不过是偷偷的弄些东西与鞑靼人去卖,帝王纵使恼怒也是有限的。不过,在鞑靼人刚刚被赶出关外,全国人民犹未忘记鞑靼人烧杀劫掠的恶行时,暴出大同走私案。

    这根本无异于叛国啊。

    于是,连朝臣带百姓,全国都愤怒了。

    最开始最直接的反应是,吏部尚书郑临重郑老大人,不得不在压力之下,请辞吏部尚书一职。

    明湛并未挽留,直接准了。

    似李平舟郑临重等人都是凤景乾留下的老臣,明湛登基一年了。

    当然,明湛的脾性并不算好,而且,他更喜欢年轻的臣子。只看他登基后破格提拔的皆是三十岁上下的朝臣,甚至有更年轻的,明湛也喜欢拿来用。

    故此,虽然明湛也倚重老臣。但是,老臣嘴里不说,也生怕什么时候令帝王厌倦。

    再者,还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预言呢。

    在明湛甫一登基,就与朝臣发生过诸多争执。从“卫太后进宫”到“天津港的筹建”,反正,明湛不是个听话的人。

    他实在太有主见。

    明湛这样的性格,让许多人以为,他会迫不及待的换掉李平舟等人。

    尤其李平舟王叡安,得罪明湛不知多少回了。

    很奇异的是,明湛依旧倚重他们。甚至在这一年的磨合之中,君臣之间不仅仅有了默契,更有了感情,以至于向来忠心耿耿的李平舟对于凤景乾是否回朝之事都打了马虎眼。

    而郑临重的为人更不必说了。

    这老爷子不仅会做官,更会做人。

    谁也没料到,第一个被换掉的相辅会是郑临重。

    去年,淮扬徐家也犯了事儿,徐叁就依然好好儿的站在昭德殿做帝师呢,郑临重如今就得告老辞官。

    当然,郑临重不能与徐叁比,徐叁是帝师呢。

    只要徐叁不是犯了太大的事儿,为了尊师重道的名声,明湛也得保全徐叁。再者,徐叁与本家关系之恶劣,天下闻名。

    郑临重却不同。

    明湛怀疑大同郑家,自然会对郑临重多加留意,明湛甚至连前些天大同郑家寄给郑临重的信都知道的七七八八。

    郑临重与现大同郑家族长郑临冰为亲兄弟。

    明湛不会采取像赵令严那样步步为营的手段,赵令严是目的是让宋遥坐稳大同将军的宝座。而明湛,需要的是一个清明的军队!

    明湛这样直接而冷酷的行动,让赵令严第一次陷入了危机。

    赵令严听到帝都是因为王御史由一本大同帮派的私人账簿由此上奏朝廷时,顿时懵了。赵令严虽然在朝中没呆过几日,不过,他到底是在帝都混过的人。

    王叡安因曾直犯龙颜,被称为魏征第二,于帝都一向小有名声。

    但是,王叡安再有名声,也不过是一左都御史,实力在那儿摆着呢,他怎么有可能派出宋少阳那样的细作。

    上次,虽然宋少阳成功逃脱。

    赵令严却一直将此人挂在了心里,设想过此人的种种来路。他没想到,宋少阳竟然是陛下的人。

    倒不是说明湛在赵令严心里是个没本事的人,相反,赵令严认为明湛虽然年轻,却够得上英明神武,将来大有可为,一代明君。

    可是,在赵令严看来,明湛登基时间还是太短。正是因为朝廷对于大同城缺乏足够的控制,才导致了杨宇同之事的发生。

    而亲临大同城的赵令严,更加了解大同城的混乱与倾轧。

    赵令严没料到帝王的手这么快,甚至早在他之前便已命人潜入和平帮,挑起和平帮与四海帮的残杀,从而让赵令严捡了个大便宜。

    但,要命的是。

    如果宋少阳是明湛的人,那么明湛对于大同城的了解肯定比他们想像中的更加深刻、更加清楚。

    此时,赵令严深恨自己大意。他早早查抄了四海帮与和平帮的总部,为了收服邵平,竟然将那些账本子还给了邵平。此事若传出去,岂不令明湛生疑!

    168、更新 ...

    赵令严顾不得思虑帝王会不会对他有什么别的想法,当务之急是拿下邵平,以免军队生变。

    宋遥从甘肃带过来两万人,其实真正比较起来,并不一定就比原大同军的三万人逊色。但是就怕这种不相上下的情形,双方持衡,则难分胜负。军中一旦生变,他们全得玩儿完。赵令严当即立断,将朝中的事暂搁一边儿,先派人去打探邵平的行迹,生怕邵平察觉到可疑之处,龟缩军中不出。

    否则到时要去邵平的营中拿人,势必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其实赵令严真的是对邵平的智商进行了高估,相当初,邵平得知宋遥赵令严拿了他的把柄时,此人惊慌失措,失了主见,想着投靠郑家。投靠郑家不成,结果被宋赵二人连环计收买。

    可是,邵平真不是一个聪明人。

    如今,赵令严第一次得感谢邵平的低智商。

    邵平没有任何慌乱,因为他根本没有从朝廷的动作中嗅到半分危险的气息。

    虽然他知晓朝廷是得了本账簿子,也知道了郑临重尚书下台的事儿,但是邵平非常天真的以为,既然宋遥已经将四海的账还给了他,而他也销毁了。如今,他已后顾无忧。

    甚至,在郑一田来找他说此事时,邵平依旧有着极大把握:此案事涉郑家是一定的,当初宋遥已经对他露了口风。至于,此事为什么这么快传入朝廷,而朝廷又这么快的做出反应。

    邵平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