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侯府嫡次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

分卷阅读15

    同是五岁的庶次子韩云静,排第五。庶四子韩质有两子,一子韩缙,今年是九岁,排行为二,另一个今年四岁。另外永宁侯嫡幼子韩毓有一子韩综现年方三岁。

    而韩质带着全家外任,孩子们都不在府上。剩下的孩子中,韩纭厌学,韩纬年方六岁也才启蒙,暂时都在族中的家塾中混念着。

    永宁侯府中的孩子一般是是五岁正式启蒙,当然个人父母私下提早开蒙的也不是没有。如韩缜,自他能开口说话就拉着叶婉婉指着书本要学字,等到学的差不多能糊弄过去了,他就自己抱着书不放了,再加上过目不忘的天赋,不知已经背了几本书在腹内。

    到如今韩缜,韩云清,韩云静都是五岁,已经是正式开蒙的年龄。

    要不说永宁侯偏心呢,同样是孙子的韩纭,韩纬就放任自流,任他们在家塾中读书启蒙。等到了韩缜,就早早的筹谋着为孙子请一个学识渊博的先生,对在族中家塾里读书进学看不上眼了。

    韩缜自然也希望早点找到一个老师,说实话,他虽然将蒙学所需要的启蒙读物都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可是还真不一定就全部能读懂。他上一世学的是理科,文言文最多也就是高中水平,有些简单的,他也能看懂,可是更深一点的没有人讲解,单凭自己是理解不了的。而且他还不敢自己胡乱解释,就怕自己误解了走岔了路。古文的博大精深是众所周知的,韩缜自认自己不是天才神童,所以这几年他尽背书了,按着顺序将书从蒙学所需的一直背到了四书五经,另外就是看了不少的杂书。

    他现在所缺的就是一个精通科举之道的老师带领着讲解教授,然而一位好的老师却是太难请了。

    16、第16章

    韩缜知道永宁侯是想为他请一位好的老师,因为他了解韩缜读书的天资,那是非常的有天分。即使永宁侯一心希望他习武,但也不想浪费掉这份难得的天赋。或许他的心里也有一份野望,想培养出一个文武全才,在未来大放光芒的栋梁之才。

    但良师难求,学问高深的不是一方大儒就是地方名士,而且大都清高自许,视勋贵武将之家粗鲁浅薄,一向是敬而远之不屑结交。更何况是上门教授一帮无知幼童开蒙,即使韩缜读书的天资再好,也不会有人动心。更何况如韩缜这样的天资虽然难得,外面一向不缺少天才儿童,总能碰到几个。

    如果真的有心,韩缜未必没有办法拜得老师,不过碍于朝廷重文抑武的风气,文官集团日益高涨,轻视武将成风,韩缜本能的不想和这些文人扯上太深的关系,三观不合怎么当师生?要知道古人讲究尊师重道,一脉传承,很多时候学生继承的都是老师的理念,并将之发扬光大。所谓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关系不是轻易能断开的,所以他宁可慎重些自己看书,也不轻易拜师。

    他也曾去族中义学旁听过,那是族中的一个老秀才,他就看着一帮孩童在堂上摇头晃脑的背诵,背一个时辰后停下来听老师意思讲解,那个照本宣科干巴巴的,韩缜当即打消了去义学的念头,还不如他自己看经义注释来得明白有趣。他也去蹭听过他大哥韩维的老师讲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方曾中过进士的原因,讲起来引经据典的是比秀才高明多了,不过对方旁征博引的太过深入,他看他大哥都有些跟不上糊涂了。

    因此,他觉得有学问固然重要,但是能懂得因材施教,善加引导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也是他需要的。

    照韩缜看来,何必一定要求那些大家名士鸿学大儒,考不上进士的不一定就是学问不到家,也可能是运气还没到。而举人不能做官,却未必不能是名师,想遇到这样的名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自己还不知道有没有这份幸运能碰到呢?

    如果能请得这样的一个举人也挺好的,最好是精通科举之道,背景干净,为人不迂腐,又能灵活变通的,毕竟他自己就是一心奔着科举去的,对学问做的多好真的没兴趣。

    不过他的想法却不能代表永宁侯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长宁侯擅自为大哥韩维请老师的行为触犯到永宁侯了,暗地里憋着气要找一位更好的,绝对不能比一位进士差了。而据韩缜所知,大哥那个进士也是临老才考上的,没做几天官就告老了。而且早年欠了长宁侯府的人情,所以才愿意屈身入府来教导大哥。一般的进士不是忙着做官,就是教导自己的儿孙,永宁侯府在朝中又不是一流家世,想请到人还真是悬!

    这蹉跎到了如今还是未觅得良师,不过想到一向威严端肃的永宁侯,也有暗地里斗气的时候,还是蛮可爱的!

    不过永宁侯自是去做他的努力,韩缜也没放弃自己的想法,早就吩咐了人在外面注意着,看有没有符合自己要求的举子。他还想早点考科举呢,只要有了合适的老师,而自己又不是笨人,争取早点考□□名。

    科举是他一早就定下的目标,不说现在是个‘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朝代,就说中举后的好处,能做官入仕就不说了,就冲着以后能见官不拜,他也得努力啊!到底还是将尊严看得太重,他不能想象以后碰上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自己随时随地跪拜的场面!

    收拾下心绪,韩缜没有直接去‘潇湘苑’,而去转身去了永宁侯夫人所在的‘荣寿院’。平时有永宁侯挡在前面,他的年纪幼小,永宁侯夫人特意免了他天天去请安,只要十天半月去一次就好。等他正式进学以后,规矩也得立起来,就再也不能这么松乏了。毕竟世人讲究孝道,没有一个好的名声,是很难在世上立足的。

    既然没有用功读书出了‘葳蕤院’,就没有先去‘潇湘苑’的道理,当然要先往永宁侯夫人的‘荣寿院’一行。

    永宁侯夫人娘家姓卫,出身平远侯府,平远侯府也是武将世家,可惜业已凋零败落。永宁侯夫人没有嫡亲的兄弟,只有一个庶弟圣上隆恩降等袭爵,封了个三等伯。而永宁侯夫人与这位娘家兄弟也并不亲近,与娘家也少有往来,连带着侯府诸人对平远伯府多有冷淡。

    而侯夫人早年也曾饱受无子之苦,甚至不得不让妾室先生下庶长子。好在后来有了二子一女,也算是苦尽甘来,安享荣华富贵了。如今永宁侯夫人安居‘荣寿院’,而侯爷却择了后面安静的院子居住,等闲不到前面来,对几个妾室也不上心,任由她们移到偏院居住,没人传唤就呆在院中,不过衣食无忧而已!

    永宁侯夫人如今守着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