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3
用力一拍惊堂木,满面森寒:“喧闹公堂!每人打十板子!” 当下,身材高壮的衙役们手持长棍,将那十几个闲汉打得鬼哭狼嚎。 在官衙外看审的百姓们也鼓噪起来,什么“淮南王府这般仗势欺人实在可恨”“谢三小姐声名赫赫岂容人污蔑”“赵大人可得秉公断案不能饶过淮南王世子”之类的话,纷纷响起,响彻公堂。 谢钧适时地挺身而出,一脸愤怒:“……小女受此污蔑,我身为父亲,心中十分愤慨。恳请赵府尹秉公处置,还小女清白名声。” 然后,伸手指着淮南王世子,一通怒骂。 谢钧不愧有探花之名,骂人时引经据典,格外犀利! 淮南王世子额上青筋直跳,面色难看之极 心头那股怒火,越燃越旺,忍了又忍,总算忍住了当堂翻脸的冲动。 忍!必须忍! …… 莲池书院,正午。 谢明曦陪着顾山长一起吃午饭。 顾山长瞥了神色从容的谢明曦一眼:“你真不担心淮南王世子一怒大闹公堂?” 谢明曦悠然一笑:“为了永宁郡主之命,他不敢。” 淮南王世子虽然有诸多缺点,对一母同胞的meimei却是真心疼爱。可见世上如谢元亭那般凉薄自私的兄长,其实并不多见。 顾山长下意识地追问:“如果淮南王世子再次动手怎么办?” 谢明曦有些遗憾:“父亲只能再受一回皮rou之苦了。” 顾山长:“……” 顾山长思虑一回,忍不住笑叹:“你这一招,确实厉害!” 拿捏住了永宁郡主,淮南王父子便不敢再对她下黑手! 今日公堂审案,淮南王世子低头认下“肆意捏造谣言损毁谢三小姐声名”之罪,日后,再无人会提起谢明曦疏远生母兄长之事。 哪怕有人想诋毁几句,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谢明曦微微一笑:“我也是借皇后娘娘威势。若无娘娘相护,淮南王府想对付谢家,多的是办法。” 向俞皇后投诚,确实是一步妙棋! 至少在出嫁前,淮南王绝不敢私下对她动杀手! 想来,淮南王很快就没心思过问谢家了。 有此良机,临江王和河间王绝不会放过。 第467章 落井 公堂开审,淮南王世子也不是全无对策。 “……本世子在府中抱怨数句,廖管事误会了本世子之意,自作主张做出此事。待本世子知道时,为时已晚。” “谢三小姐蕙质兰心,至纯至孝,流言纯属污蔑无稽之说。” “本世子虽是无意,犯事之人却是本世子身边的人。本世子绝不包庇袒护!请赵大人秉公断案!” 廖管事年约四旬,精明干练,堪称淮南王世子身边第一亲信。 淮南王世子将廖管事推出来顶罪,谢钧和魏公公对视一眼,倒是未再多言。 淮南王世子肯上公堂,已是低头退让。想借此事将淮南王世子关入府衙大牢,那就纯属笑谈了。 灰头土脸的廖管事老实认了罪,当堂挨了三十板子,又被判了两年牢狱。 为污蔑谢三小姐声名之事,淮南王世子当堂亲自向谢钧道歉,并言要携礼登门赔罪。 这一段公案,就此了结。 在府衙外看审的百姓们吵吵嚷嚷议论不绝。 淮南王世子面色晦暗地走出府衙。淮南王府今日颜面扫地,皆因他行事鲁莽冲动未多思虑之故。 今日受再多的羞辱,他也得咽下。 谢钧走出府衙时,容光满面,抬头挺胸,连呼吸都无比畅快。 魏公公随同谢钧一起出了府衙,笑道:“谢三小姐清名得保,淮南王府俯首认错,谢大人也该宽心了。” 谢钧忙笑道:“今日之事,有劳魏公公了。此时已是午后,因公堂审案倒误了午饭。就由我做东,请魏公公赏光。” 区区四品官,魏公公平日真不放在眼底。不过,眼前的谢钧是七皇子未来岳父,分量又自不同。 谢钧主动示好,魏公公自无拒绝之理,笑得万分和气:“谢大人太客气了。如此,咱家就却之不恭了!” …… 谢钧和魏公公心情愉快地去了酒楼。 淮南王世子却是满心阴郁烦闷,神色阴沉地回了淮南王府。 腿脚利索的管事早已先一步回府,将公堂之事禀报给淮南王。淮南王世子回府第一件事,依然是去了淮南王床榻边,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父王,我们已低头退让,此事也算了结了。短期之内,儿子不去招惹谢家便是。” 言下之意是,过了这段时日,总要找机会“算一算”这笔账。 淮南王病了多日,气色不佳,老态毕露。一张口,却老辣精准,对形势之判断,绝非淮南王世子能比:“你错了,此事并未了解,而是刚开始。” 淮南王府真正的危机,才开始! 淮南王世子先是一愣,很快反应过来,目中闪过愤怒的光芒:“父王说的是临江王叔和河间王叔?” 临江王和淮南王分属不同阵营,暗中较劲过招,早已是多年的对头。 河间王被闲置多年,一朝得势,岂肯将到了口中的肥rou再吐出来? 临江王要落井下石,河间王会趁机争夺宗人府的差事,这都是想得到看得到之事。淮南王府绝不能就此退让。 淮南王目中闪过精光,低声叮嘱淮南王世子数句。 淮南王世子也知事情紧急,不敢有半分疏忽大意,一一应下。 …… 几日后的大朝会上,临江王果然上了奏折。 淮南王世子治下不严纵奴行恶,令人不齿。宗人府掌管所有皇室宗亲,行管理仲裁之责。淮南王久病不愈,淮南王世子不堪当重任。 河间王是亲王中最年轻的一个,只有四旬,身体康健,行事谨慎。自接手宗人府之后,兢兢业业,从无差池。 临江王谨代所有宗室之人,恳请天子将宗人府交付河间王。 这份奏折一出,有资格临朝的十几位亲王郡王,竟有大半都出言附和。有两个倾向淮南王的,人少声弱,很快声音就消失在亲王郡王们的启奏声中。 宗人府宗正之责,说到底是掌管皇室血脉子孙,于宗亲们是大事。对一众朝臣而言,宗正之位由谁来做,其实都无大碍。 以陆阁老为首的诸位阁老,不约而同地保持了沉默。 倒是礼部的岳尚书,就淮南王世子被公堂审问之事说了几句:“……淮南王府和谢家本是姻亲,因永宁郡主和谢大人和离之事反目,愤而传出流言。这等小事,如何就能评断淮南王世子不堪当重任?临江王此言,未免太过武断!” “再者,淮南王还在病中,皇上纵是体恤老臣,也该优容一二。断无在此时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