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
还认您这个魏王呢?” 魏王皱着眉喝道:“这不可能!” 棹又说道:“是呀,我也认为不可能,可是我又听说,信陵君亲自上了战场。” 魏王疑道:“这又怎么了?” 棹回道:“信陵君是您异母的弟弟,是魏国高贵的公子,这样身份的人身先士卒,岂不士气大振?” 他在说到信陵君身份的时候稍稍加重了语气。 魏王道:“不错。” 棹却说道:“可是我见寻常的将军也没有哪个会这么做,他们大多都是在后方用鼓旗等指挥,所以我才替您担心啊。” 魏王听了更是茫然,“这让我军士气大振,有何不对吗?” 棹摇了摇头,“王上,您说错了,那不全是我们魏国的军队啊。现在信陵君身先士卒,各国的士兵们都折服于他,各国的君王们也信赖他,甚至各国的百姓也只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您的名号,您说,您难道不危险吗?” 魏王坐直了身体,脸色严肃起来,他抿着嘴,没说话。 棹趁势继续说道:“我总是听到百姓在传唱信陵君的事迹,可是却没有人传唱您的事迹,您觉得这不奇怪吗?” 棹见魏王仍然不动,想了想说道:“您还记得晋鄙吗?” 魏王道:“记得。” 棹说道:“晋将军有什么错呢?他是忠于您的臣子,但就因为他忠于您,没有把兵给信陵君,就被信陵君残忍的杀害了。” 魏王有些动容,他也想起了当时的感受。 棹继续说道:“这是我魏国的忠将啊!信陵君却说杀就杀,可见他是没有把您放在眼里。是您登上王位后仍然厚待他,封了他信陵君的,是您帮了他招揽门客的,可是他到头来却做了什么呢?” “窃兵符,杀忠将,带着门客投奔赵国十余年。要不是他,我们魏国哪里会惹怒秦国呢?您不计前嫌地把信陵君找回来抗秦,却忘了这本来就是他惹出来的事,他在赵国享受荣华富贵,让我们因他做的事承受秦国的怒火,还得您给他封上将军,哪里有这样的事呢?”棹毫不客气地颠倒黑白。 魏王顿时坐立不安起来。 他心道:是啊,就是因为无忌秦国才会来攻打魏国的。 棹见时候差不多了,就给了魏王最后一击,“王上啊,您的百姓称赞他,您的士兵敬佩他,您的臣子信赖他,您的邻国交好他,请您仔细想想,您现在还有什么?他还缺什么呢?” 他诚恳而担忧地看着魏王。 魏王听他这么一说,下意识摸了摸头上的王冠,然后反应过来露出了惶恐不安的表情。 第二十三章 信陵君走楚国退 魏王当了三十年的王,无论如何他也不会允许自己被人赶下台,就算那个人是自己的弟弟也一样。 不,应该说正因为是他的弟弟他才更不允许。 魏王双手紧握,命人取锦帛和笔来,写下一封帛书命信陵君回来,但到底看在是弟弟的份上没有说什么强硬的话。 收到这份帛书的信陵君露出了苦恼的神色,他身边的门客就问道:“君为何忧愁?” 信陵君便将帛书给他们传阅,“王兄召我回去,我该怎么办呢?” 门客看了后回道:“魏王是觉得您亲冒矢石太过危险才会召您回去的,我们刚刚小胜一场,接下来若是没了您的指挥该怎么办呢?您只需要修书一封向王上说明原因就好。” 信陵君想了想也是,就照着他的话做了。 但当魏王看到信陵君的回信时,却怒了,信陵君不遵军令的行为他更加深信棹的话和自己的猜测了。 瞧瞧这说的什么话,什么叫做他必须留下来指挥五国联军,恕难从命?难道军中其他将军、副将都是做的摆设吗?难道五个国家没有能像他一样指挥的人了吗? 魏王越想越怒,越想越忌惮,便又写了一言辞强硬许多的信送了过去。 这一次信陵君可不敢像上次一样应对了,他深思许久,决定还是回国一趟。 门客们却拦住他说:“您走了我们可怎么办呀?” 信陵君叹道:“可是王兄要我回去,这个关头,我想应当是有什么事。” 门客道:“有什么事能大过合纵吗?” 信陵君摇头。 门客又道:“既然如此,您不若先问问再回去?” 恰在此时有战报进来,信陵君便打消了回去的念头。 这下子可是真真正正地把魏王激怒了,他甚至开始怀疑信陵君打算拥兵自立。 他冷着脸让人传令下去,这一次不再用书信,而是广而告之,命信陵君回城。 结果朝中的大臣们却接二连三地入宫劝谏,有几个说的合情合理,魏王的疑心也稍微消散了一点。 但棹却对他说:“这里距离战场又没有多远,五国的军队难道还不能阻拦秦军几天吗?我想秦军也不会连日进攻才是。您好言相劝信陵君不肯回来,您言辞强硬信陵君再度推脱,我想他一定是心虚了,生怕您已经知道了他的狼子野心。还有这些臣子,他们明明知道,却捂着耳朵当做不知道信陵君不听从您的命令的事,反倒让您收回成命,他们这分明是在帮助信陵君啊。” 魏王深以为然,当下不顾大臣们的阻拦,强行将信陵君召回大梁。 而信陵君这一去,自然是再没回来。 *** 秦军会议。 众人看着线报纷纷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天两天还好,但是时间久了五国联军就再也无法掩盖住信陵君不在的消息,更何况这事本来就是他们促成的。 何腹心笑眯眯地说道:“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够不告诉他们自己人呢?” 众人会意。 蒙骜看向游士:“下一步准备的如何?” 游士回道:“已经准备万全,只待把这消息捅了出去就可以进行了。” 倒是有谋士担忧道:“万一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了怎么办?” 叶煜摇头道:“若是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那么这个消息就不会继续瞒着了,他们会先进攻我们,取得一场胜利后宣布这件事,如此一来也就不会动摇军心。” 那谋士这才放心不少。 信陵君不在的消息本就快瞒不住了,再有秦军在幕后推动了一把,顿时,五国联军就出现了问题。 各个国家无论是君主还是将士,都是因为有信陵君的统帅才会联合到一起的,如今信陵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