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92

分卷阅读392

    觉。”

    杨瑾也回忆起往事,“后来,你和梓恒都在这床上住过好多次。”

    “噢!”

    梓嫣越发好奇,又追问起过去的事,“我第一次到北京的时候几岁?”

    “还不到一岁呢。”

    鲁盼儿笑着比了比,“只有这么大一点儿。”

    “现在我已经跟mama差不多高了。”

    梓嫣伸出手比了比,不由自主打了个小哈欠。

    “回房睡吧。”

    鲁盼儿哄女儿,“mama送你回去?”

    “不嘛,我不困,陪你们聊聊天。”

    可是,一转眼女儿的呼吸变得悠长,“她睡着了。”

    床帐没有放下,放在床头的落地灯还亮着,夫妻俩一边一个看着小女儿,“她睡得可真快呀。”

    “还说想我们睡不着呢。”

    两个人都笑了,真正睡不着的是想女儿的父母,两人又低头看女儿,“瞧她的眼睛、鼻子、嘴,我们的女儿真好看!”

    “她笑了,可能是做了什么美梦。”

    “一定是梦到去了巴黎国立美术学院……”

    虽然小女儿睡不着不过是善意的谎言,但她睡在他们身边,空气中都多了一种香甜的味道,一直吹进爸爸mama的心里,他们便含着笑着意从心底里祝福,“就让他们比我们走得更高更远吧。”

    两年后,梓恒也出国读书了。

    一家四口虽然分处三个国家,可见面的机会并不少,孩子们假期都会回国,杨瑾和鲁盼儿也常常出国。

    “现在跟过去真不一样了,”鲁盼儿送了儿子回来,在飞机上不由得感慨,“当年我去襄平县城都觉得是出远门,现在去美国却很平常。”

    杨瑾也笑了,“那时我在美国留学,大家都省吃俭用,想办法打工攒钱回来到友谊商店买几大件——现在孩子们已经不知道几大件是什么了。”

    “可不是,外汇券早就停用了,也不再觉得友谊商店有什么特别的。”

    “不只友谊商店,现在我们到了国外,也不再觉得样样东西都贵得买不起。”

    杨瑾想了想,“也有一样不同,中国的文物价格像火箭一样涨了上去,很难在国外再淘到宝贝了。”

    以前他出国,只要有空儿都要到市场上转转,常能遇到流落海外的老物件,如今却很少了。

    “国内文物价格也涨得很快呀,认真计算起来,你的收藏价值可不低了,”鲁盼儿笑笑,“现在再没有人敢说你是穷教授!”

    家里的收藏价值增加到了他们都不敢相信的地步,当年差一点儿就被砸掉的元青花大罐已经拍出数千万的高价,还有乾隆官窑、青铜大鼎、书画孤本等等,个个身价不凡。

    “你是想表扬自己吧?

    要是没有霓裳羽衣的支持,我们也不能给家里添了这么多收藏。”

    “我觉得你才想表扬自己呢,你的字也很值钱了,润笔换了不少好东西呢。”

    “其实只有钱是不行的,有一双认识文物的慧眼才最重要。”

    “所以你还是在表扬自己……”

    飞机上夫妻俩逗逗趣儿,看看报,再睡上一觉,也就到了北京。

    从机场回家,就见大门旁的青砖上刷了一个硕大的红漆“拆”字,外面还画了一个红漆圆圈,鲁盼儿便道:

    “这是怎么了?

    难道我们家要拆迁?”

    杨瑾也不解,“贝勒府清代时的建筑,够得上文物了,怎么能拆呢?”

    两人正在猜测,于大姐过来了。

    自从两个孩子离开家之后,她的工作量少了许多,来家时间也少了,这一次一家人一起出门,她便时不时过来瞧瞧,倒是知道缘故,“前几天来了人,说西山胡同都要拆迁,让我去登记。

    我就说房子主人不在家,他们便在墙上写了‘拆’字,又下了通知书,要求在本月的月底之前搬家——喏,这就是通知书。”

    ※※※※※※※※※※※※※※※※※※※※感谢六月茜冰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9-12-17 22:10:05滟滟的新文,求预收!

    第283章 清脆响亮今天是九月十日, 离月底, 也就是要求搬走的时间还有二十天。

    杨瑾和鲁盼儿匆匆放下行李箱,急忙去了拆迁办, 说明西山胡同一号的情况:

    这是一座建于清代初期的贝勒府,虽然已经失去一部分宅院和后花园, 但主体建筑完好,大门、影壁、三进的青砖房、房顶的脊兽都保留着原始风貌, 很有历史价值。

    这样的府第,在北京, 甚至全国都不多见了,拆掉了, 就是永久的损失。

    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听了,很是重视, 立即记录下来,又让他们准备一份材料上交, 向上级汇报。

    杨瑾连夜写了材料,第二天送到拆迁办,两人方才放下心来, 各自去上班了。

    一周后, 他们回家时,于大姐再一次接到了通知, “拆迁办的人又来了, 说房子还是得拆, 因为没有文物证明。”

    鲁盼儿便问:

    “这房子本来就是文物, 还用什么证明?”

    “大概拆迁办需要政府部门的证明才能批准停止拆迁吧,”杨瑾想了想,“明天我去问一下,把证明办了。”

    自家的房子本来就够得上文物,办个证明提供给拆迁办也是应该,鲁盼儿点头,“也对。”

    杨瑾在古董界颇有名声,认识的人也多,很快就找到了相关的政府部门。

    其实文物保护部门已经接到过一些类似事件,正在紧急组织专家搞鉴定,西山胡同一号恰好赶上好时机,没几天便通过鉴定被列为文物古迹。

    因一系列手续还需要时间,所以临时出具了一纸证明。

    这时已经是九月底了,两人急忙将证明交了上去,方才放了心。

    不料当晚宁林来了,一进门就直接了当地说:

    “房子一定要拆,什么证明也没有用。”

    鲁盼儿一怔。

    “我是这次拆迁的开发商,这里将建成一片现代化的生活区。”

    宁林放弃江南丝绸之后,将精力主要放在建筑方面,做了不少项大工程,资产像坐着火箭一样向上升。

    可鲁盼儿依旧不懂,“不是应该拆迁办与我们沟通吗?”

    “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再过来沟通,反正已经通知按时拆迁了。”

    宁林说着,只当没看见杨瑾,将一张纸递给鲁盼儿。

    白纸黑字,还有鲜红的印章,正是今天自己和杨瑾送去的证明,只是多了不少皱痕,“怎么在你手里?”

    “这种临时的证明没有用,已经被扔到废纸蒌里了。”

    “这可是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呀!

    何况,如果认为没用,当时为什么不告诉我们?”

    “拆迁办的工